上海合作組織元首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今日將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與上合組織5國以及阿富汗、伊朗、蒙古、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的領導人會面。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于2001年6月15日,是迄今為止惟一在我國境內成立、以我國城市命名、常設機構在我國境內的區域性國際組織。上合組織兩大常設機構之一的秘書處選址北京,從2004年開始正式運作。
日前,曾在2007年至2010年間擔任上合組織副秘書長的高玉生接受了新京報記者專訪,揭秘上合組織的運作機制。高玉生此前曾歷任中國駐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烏克蘭大使。
Q1 秘書處設北京“方便”運營
新京報:上合組織有哪些常設機構?
高玉生:有兩大常設機構,一個是秘書處,設在北京,主要職能是為組織活動提供協調、信息分析、法律和技術保障;另一個是地區反恐機構,設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兩大常設機構在2004年1月正式運轉。
秘書處比地區反恐機構要高一格,兩個機構都是獨立工作,不過在重大事件上,每年地區反恐機構都要向秘書處報告。上合秘書處和秘書長對外可以代表上合組織,地區反恐機構則不能。
新京報:秘書處為何會設在北京?
高玉生:一是因為中國是上合組織的發起國之一,也是重要的大國;二是中國與各方關系都比較好,互信程度比較高,設在北京比較“方便”。
Q2 上合年度預算由秘書處建議
新京報:秘書處負責哪些工作?
高玉生:承擔本組織框架內開展活動的組織技術保障,并為組織年度預算方案提出建議。
現在上合組織的機制很多,包括元首、總理、總檢察長、最高法院院長、外長、國防部長等會議機制,這些會議基本都要秘書處來參與操辦。比如,上合峰會每年輪流舉行,具體工作由主辦國開展。今年在吉爾吉斯斯坦舉行,就由吉爾吉斯斯坦主辦,秘書處的工作是協調各方時間,準備通過的文件和宣言。
新京報:具體怎么展開協調呢?
高玉生:每年召開幾次協調員理事會會議,類似元首會議的內容、文件、重大人事表決等事項,都是在這個會議上商定的,秘書處負責具體的程序性工作,比如確定開會地點、文件修改等。
具體協調工作上,比如有一方提出開一個會議,另一方不同意,秘書處就會找雙方溝通和斡旋,詢問雙方的理由,看是否能互讓一步,找到好的解決辦法。如果實在無法達成一致,就不開這個會了。上合組織的原則是協商一致,一票否決。
多數協調員理事會會議在北京秘書處召開,有時候晚上秘書處會請大家吃飯。借這個機會,就可以商談和協調。
新京報:在上合的聯合軍演中,秘書處發揮什么作用?
高玉生:秘書處主要是負責技術性協調,包括參加軍演的時間、地點和一些具體的準備問題。聯合軍演是上合各方安全合作非常突出的方面,更多的是由各國軍方操辦。上合組織成立以來,多次舉行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對增強各方合作的愿望,包括提高合作契合度、合作水平、技術能力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也擴大了影響力。
Q3 秘書處人員多用俄語交流
新京報:秘書處的人員如何安排?
高玉生:秘書處人員目前的編制是30人,今后有可能擴大。其中,中國和俄羅斯各出7人、哈薩克斯坦6人、烏茲別克斯坦5人、吉爾吉斯斯坦3人、塔吉克斯坦2人。資金也是按照這個比例來出,地區反恐機構的情況也基本如此。
工作人員是由各國推選的,中國一般由外交部人員擔任。不過任職以后就成為了國際職員,不再代表中方,而是代表上合組織,受秘書長領導完成工作。上合六國都有秘書處常駐代表,就跟常駐聯合國代表團一樣,這樣就可以保證及時溝通。
新京報:在工作中的文化差異,如何克服?
高玉生:秘書處的工作語言是中文和俄文,中方人員都懂俄語,其他工作人員有的懂中文,有的不太懂。實際上來講,大家更多用俄語交流。工作人員來自于6個國家,文化差異肯定存在,要靠大家不斷磨合和理解。
成員來自不同的國家,傳統節日也不一樣。按照國際上統一的規定,國際組織設在哪國,其作息工作制度就隨哪國走。一開始我們沒考慮得那么周全,全部按照中方的節假日放假。后來,在古爾邦節等重大節日時,如果工作不忙,就放外國員工一天假,互相通融和理解一下。
還有,外國人每天來上班,都要互道“你好”,然后握握手。俄羅斯和中亞國家的人對過生日特別看重。過生日的時候,大家會給你買鮮花、蛋糕,到屋里歡聚,很隆重,也很有意思。
Q4 秘書長多是資深外交官
新京報:秘書處的秘書長是如何產生的呢?
高玉生:上合秘書處由秘書長領導,秘書長由國家元首會議根據外長會議的推薦進行批準。
秘書長是按照上合組織成員國首字母的俄文順序,由各國輪流來擔任。本來哈薩克斯坦官員應該擔任第一屆秘書長,但由于秘書處選擇設立在中國,有很多啟動工作要準備,于是為了方便工作,第一任秘書長由東道主中國選派人員擔任。
新京報:歷任秘書長都是外交官嗎?
高玉生:秘書長一般都是比較資深的外交官。第一任秘書長是張德廣,他曾經擔任過中國駐俄羅斯大使;第二任是哈薩克斯坦的博拉特·努爾加利耶夫,擔任過哈薩克斯坦外交部副部長;第三任是吉爾吉斯斯坦的穆拉特別克·伊馬納利耶夫,擔任過吉爾吉斯外長以及吉爾吉斯斯坦駐中國大使。
現在的梅津采夫是第四任秘書長,曾經擔任俄羅斯聯邦伊爾庫茨克州州長以及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副主席。
■ 揭秘
上合秘書處籌建各地捐地毯沙發
上合組織秘書處2004年開館,坐落在北京亮馬橋,毗鄰多個外交機構。將來秘書處會搬到位于日壇路的新館,新館已處于裝修階段。
2003年5月,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莫斯科峰會發表“宣言”,決定成立秘書處。受成員國共同委托,中方承擔了全部建館工作。亮馬橋路一塊2300平方米的土地和所附建筑,由中國政府免費提供秘書處永久使用。
據報道,當時中國各地的政府機構慷慨解囊:上海市外辦捐贈了電腦和手機,新疆捐的是地毯,黑龍江捐了一部分辦公器材和用品,外交部撥出了一批新沙發。在多方努力下,2004年1月1日,上合秘書處正式開館。
據高玉生介紹,秘書處的院子里有兩棟樓。一棟二層樓是秘書長官邸,一棟三層樓是辦公樓,“本來這塊地方是要作為亞美尼亞駐華使館使用的,后來由于緊急需要,用作了上合組織秘書處的館舍。一開始這座樓基本是毛坯,裝修之后才用。”
幾年之后,根據中國的提議,上合組織成員國外長會議通過了搬遷秘書處辦公地點的決議。新秘書處位于日壇路,辦公面積是原館舍的近兩倍。目前秘書處仍然在亮馬橋辦公,新館正在裝修。
■ 數說
●秘書長和反恐怖機構執委會主任均由元首理事會任命,任期3年。
●秘書處最高領導是秘書長,秘書長下面有3名副秘書長和1名秘書長助理。
●秘書長助理的任期是跟著秘書長的,也是3年。
●3名副秘書長分管著3個工作組:政治組、經濟組和法律后勤組。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儲信艷 高美
(原標題:上合組織秘書處是如何運作的?)